3月25日-26日,江蘇省檔案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會議在南京召開。會議圍繞新形勢下如何做好檔案法治、宣傳、教育工作三個議題,展開“頭腦風暴”,來自13個市檔案部門分管領導及相關處室負責人參加討論。會議聚焦問題,暢所欲言,各抒己見,重點針對長期影響檔案事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制約檔案工作開展的突出矛盾以及群眾反映強烈的檔案訴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既有檔案體制機制、執法能力、教育培訓等普遍問題,也有推動檔案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行政應訴工作、檔案教育資源整合以及業務培訓多樣化等實踐性強的問題。聚焦集中,針對性強,對推動檔案事業發展具有現實指導和借鑒意義,體現了與會者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融入新常態的能動思考和求真務實的自覺擔當。省檔案局副局長張姬雯出席會議并講話。
張姬雯指出,檔案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要站在更高視野理性判斷、科學謀劃,以新常態新思維把握檔案法治宣傳教育整體推進,按照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15號和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35號文件要求,以改革的精神,推動工作機制、方法轉變。通過抓重點、帶整體,促進保障檔案事業發展法治化、規范化和常態化。她強調,法治是檔案事業發展的靈魂,宣傳教育是檔案事業發展根本保障,三者互為關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起到檔案事業發展價值引領和規范保障作用。她指出,全省檔案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要堅持“一盤棋”思想,通過上下聯動、左右協同、形成合力、推動發展。一是推進依法治檔,提升檔案部門依法行政能力,更好履責盡責,加快檔案部門行政職能轉變,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提高行政執法能力和水平。加強執法監督,堅決遏制檔案行政執法過程中不作為或亂作為現象,切實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二是宣傳工作要高舉旗幟,圍繞中心,講政治、講大局。堅持檔案文化自信,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普及檔案文化,強化大眾意識,繼承《檔案穿越》成功基因,推動檔案宣傳大眾化、通俗化、新聞化,充分挖掘歷史檔案資源,不斷拓展對外宣傳渠道,提高國際形象力,增強文化自信心,培育民族歸屬感。三是檔案教育要以人為本,堅持開放性思維和大檔案理念,促進檔案教育服務對象化,加強檔案教育實訓基地建設,實現檔案教育多樣化、實用化。
會議還討論與新媒體合作事宜,鳳凰江蘇網主編李誠專題介紹了全省大型檔案宣傳思想文化全媒體平臺—“國家記憶?百姓春秋”建設背景和欄目構思等相關情況。